当前位置:东奥会计在线>实操就业> 资讯> 职场技能>正文

职场当中四大定律中的智慧,越早知道越好

来源:东奥会计在线责编:东奥实操2022-04-29 15:08:55

白岩松说过,人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,总会需要一种智慧。这些智慧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则和定律,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,让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。

 

01

“汉隆剃刀定律 ”:

能解释为“愚蠢”的行为

就不要解释为恶意

 

举个例子:

 

开会时,一个同事针对你的报告,总提出反对意见,你可能会认为对方是恶意针对你。这个解释好像挺简单,假设也少,但这是一个主观的解释,是在猜测对方的动机。

 

真相更有可能是:

 

你的报告真有问题,或者他没理解你报告的意思。

 

“汉隆剃刀”定律是美国一位名叫汉隆的学者提出来的,大概意思是:

 

能解释为“愚蠢”的行为,就不要解释为恶意。

 

这里的“愚蠢”是加了引号的,不仅仅代表无知,也包括偶然的、非故意的、其他目的的意思。

 

凡事你轻易的把别人定义为恶意,你的思维就不会再延展下去,只会进入到一种“战斗”状态,原本不是敌人的对方,最后就真变成了你的敌人。

 

很多矛盾,只是机缘巧合,或是利益驱动之下的正常反应,这里面并不存在善恶。

 

02

“跳蚤定律”:

舒适圈并不舒适

 

生物学家曾用跳蚤做过一个实验:

 

他们把跳蚤放在没有盖子的杯子里,跳蚤轻而易举就跳出了杯子,有的甚至能跳到一米多高。

 

紧接着,生物学家给杯子盖上玻璃盖,跳蚤前几次跳跃都会撞到盖子;

 

屡次受挫之后,跳蚤就会调整弹跳高度,只在杯内弹跳,不再去碰撞盖子。

 

当生物学家把盖子拿走时,跳蚤也只会在杯内弹跳,不敢再跳高一点,就这样画地为牢被困到死。

 

人又何尝不是如此,在特定环境呆久了,就不愿再去改变突破。

 

人一旦松弛下来,就会慢慢被惰性吞噬;在这个激流时代,没有进步就等于退化。

 

舒适圈,其实并不舒适,而是滋养惰性的温床。

 

当被命运践踏时,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

有这样一句话说:

 

“人在自己的舒适圈徘徊太久,就会变得疲沓和麻木。”

 

别让短暂的温存,磨平了你的狼性。

 

很多不幸,都源于胆怯和逃避。

 

03

“吉格勒定律”:

成功不是偶然

 

看过这样一句话:

 

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”

 

所谓的天才,不一定是天生聪慧,但一定是从汗水中趟过来的。

 

在央视,《新闻联播》主播梯队中最年轻的85后新人严於信,火出了圈。

 

他亮相的第一天,就遇上《新闻联播》加长版,从平时的30分钟,延长至52分钟。

 

对新人而言,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

 

但严於信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,全程淡定自如与主播李梓萌默契配合,最终完美谢幕。

 

对此,网友惊叹不已,称赞严於信是杀出来的一匹黑马。

 

了解过他的经历后才知,他的突围并非偶然。

 

有时,如果接到采访活动和其他任务,他根本就顾不上休息。

 

这种黑白颠倒连轴转的日子,很多人几天都扛不住,严於信却坚持了9年。

 

也正是这9年的沉淀,锻炼出了他的硬核业务能力,最终脱颖而出。

 

每个熠熠生辉的微笑背后,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。

 

这就是“吉格勒定律”:

 

除了生命本身,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。

 

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。

 

04

“德尼摩定律”:

在对的位置发光

 

歌德曾说:“你最适合站在哪里,你就应该站在哪里。”

 

人一生想做的事情很多,可真正能做的,并能做好的很少。

 

把自己放到对的位置,做自己擅长的事,才是真正的出路。

 

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曾提出了一个理论:

 

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,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。

 

这个理论被称为“德尼摩定律”。

 

在不够强大的时候,不要博而泛,要精而专;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已是成功。

默认标题_横版二维码_2022-04-15+14_12_17



+1
打印